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真人视讯百家乐- 官方网站|“这就是长宁”③:记忆中的愚园路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6:44    次浏览

愚园路历史悠久,初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跨静安、长宁两区。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这里经历了旧上海的“租界繁华”,听够了上世纪50年代老洋房里“七十二家房客”的喧杂,也经受了1980年代破墙开店的热潮,与最初的那份温婉风雅渐行渐远。然而,沉淀下来的风韵终会在有心人的爱抚下散发开来。记忆里的愚园路遥远而真实,现在的愚园路却更能让你停住脚步。 康有为、沈钧儒、路易艾黎、傅雷、李济深、童芷苓等众多文化名人曾在愚园路上居住。上世纪20年代后,这里发展成沪西高级住宅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珍贵的近代历史建筑。建筑类型多样,既有风格各异的花园住宅、新式里弄、公寓等居住建筑,亦有中西合璧的教育类建筑群。 愚园路1032弄,名岐山村,建筑墙面有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两种,室内布置考究,洋松打蜡地板,壁炉、卫生设施皆有。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生前曾长期居住于此。 愚园路1136弄,现在的长宁区少年宫就在里面,这幢欧洲哥特式风格的三层大别墅可是当年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为了迎娶他的新婚妻子而特意建造的。日寇当年占领上海市该楼曾作为汉奸汪精卫的公馆。 1396号是西园大厦,1928年竣工的英式公寓,人称“九层楼”。改革开放前它可是愚园路上最高也是唯一有电梯的大楼,该公寓原来有一硕大的花园,文革中切割了花园的一大部分沿街造了幢六层公房,突兀在公寓前面,据说该公寓是用空心墙砖造的,故进得里面是给人冬暖夏凉的感觉。 也许,你回忆里的愚园路老了,美伦美奂的洋楼里住着的权贵们不在了,四分钱可以看一场电影的长宁电影院也已经拆了20年。但是历史的契机总是风云变幻,不信,你看,洗净铅华的愚园路,也在荣光重归。 走过愚园路的人们都说这里变了,这里多了公共空间,多了绿化,多了“爱的转角”。新辟的“愚园路历史名人墙”用小空间吸引你,却让真故事留住你。驻足愚园路,发现与众不同的城市空间。 创邑国际园门口,有一片38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企业主动拆除围墙,将停车场改造成开放式耐踩踏草坪。 去愚园路逛逛,一定不能错过这家高颜值的书店——“好久不读”,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点一杯咖啡,然后在梧桐的林荫里安安静静的度过岁月静好。 愚园路安西路转角处的长宁区工人文化宫,门口曾是商铺台阶和停车位。现在这儿被全部拓平,增加了大面积绿化、铺设防雨木条,还增设了一大排太阳伞和休闲椅凳,方便路人逗留休憩,也成了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公共艺术品置放的最佳场所。 长宁温水游泳池你一定不陌生,不少长宁人就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 这里是江苏路街道居民活动中心,很别致的小洋楼。 位于愚园路1327号的良设YAANG life声称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作为一家全新模式的场景体验店,良设用独特的平台性私厨零售概念打造“良物”、“良食”、“良社私宴”,以及“良友配送”等卖点,邀请都市精英诠释美好生活的精致范本。 其实,最打动小编的还是这条马路上的各种小细节:古老的建筑里亮起来的橘黄色灯光,耐不住寂寞的枝条悄悄长出围栏,挺拔高大的悬林木静默无语,还有这路上匆匆来又匆匆去的人们…… 愚园路还有很多你能爱上“她”的理由,小编不再一一做剧透,更多的美好时光,带着最重要的人,一起找个阳光丰沛的午后,慢悠悠的去品味吧。(点击查看珍贵的时间许给珍贵的爱!给你10个爱上愚园路的理由~) 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李媛媛